连云港老街,即连云古镇

导语 老街自1933年连云港建港,经民国政府管理、日寇侵华占领及1948年解放后至今,山城石街石房的特殊地理风貌和不同历史阶段留下的时代印记,形成了具有一定自然特色和人文积淀的海滨山城石镇。

  连云港人民影剧院

  位于胜利路中部,为原市政厅遗址,保存有原市政厅建筑。现状为闲置华东石油宾馆。由于占地规模和建筑体量相对较大,标志性地位显著,对市政厅进行文物保护修缮,整体地块规划整治为港口文化博鳌论坛综合体,包括商务会议、文化展示、旅游服务等复合功能,为连云港城的重要地标。[3]

  七一广场

  七一民俗广场紧邻临海路,原为老镇的传统小吃街,现状为镇区最大的开放空间,广场内简单布置有球场和健身设施场地。广场周边东侧为六层农商银行;南侧为六层海军宿舍楼;北侧四层临海社区中心、幼儿园、二层的搭建酒店和棚户用房;西侧为三层原连云镇政府招待所、二层鑫裕大酒店;西侧通过广场巷和邮局巷与与与云台路相通达,广场与云台路间现状为改建的夕阳居养老中心、原渔业销售部家属院、海军家属大楼、闲置以及插建的棚户房等。

  人间地狱“十三道房”

  人间地狱“十三道房”中山东路向东,梅岭北麓山脚下有一块地方依次建有十三排房子,当地人称他为“十三道房”。这是侵华日军利用陇海铁路和港口疯狂掠夺中国资源,强迫中国人为其做苦役,敲骨吸髓,残酷摧残中国劳工的一座人间地狱。“十三道房”位于连云港港口南边的云台山脚下,依山势而建。经过近半个世纪风雨侵袭,有的还保存原样,有些已经成为残垣断壁。每排房子东西长约30米,南北宽约4米,高约3.5米,灰沙石头墙,顶上盖有灰瓦,是典型的中国平房。为了住更多的中国劳工,日军将高度仅为三米多的房子分隔成上下两层,在房间里是不能直立行走的。每一层又被分割成若干校格,人们称之为“格子间”,每个格子住五个人,人在里面直不起腰来,400来人住在一排房子里。由于住的人太多,气味难闻,每道房子的下檐,建有通风的烟囱,用于排气。据史料记载,后来整个“十三道房”,居然住着4500-5000名中国劳工,其拥挤状况可想而知、“十三道房”内空气污浊,卫生条件极差,臭虫、苍蝇、蚊子乱飞乱咬。据幸存劳工连云港港务局退休干部俞正富等老人回忆,在“十三道房”每天都有三五个工人死于各种传染病,尤其是1942年伤寒病大流行,病死的人就更多了,最多的一天就从“十三道房”里抬出了27具尸体。惨无人道的日军将工人的尸体丢弃在梅岭、马腰山的山谷中,尸骨成山,臭气熏天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【连云港本地宝】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老街】可获:连云港老街导览图、语音讲解、酒店预定、美食攻略以及最新活动等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